聽覺發育
發布時間:2020-4-24 14:58:40 瀏覽次數:6683 [關閉此頁 打印此頁]
即使是尚未出生的小生命,也已經能夠感知外界的聲音存在了;事實上,從懷孕的二十四周起,胎兒即能對聲音作出反應。不過,必須要到出生之后,聽覺傳導路徑才能真正成熟,并完全分化,而持續給予聲音刺激,可加速此過程。
聽力與聲音信號感知對幼兒的語言和聽覺發育相當重要,在一開始的咿呀學語時期,所有的幼兒幾乎都會出現同樣的發音模式。在四到六個月時,聽覺即開始影響幼兒接下來的語言發展。第二階段的咿呀學語時期,通常在第六個月時開始,幼兒會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聲音,并嘗試發出“語言”。但如果這個時期的孩童不去發出聲音,或發出不同音節的聲音,那他或她就有可能患有聽力損失,因為即使是很輕微的聽力損失,都會讓幼兒很快就失去探索不同聲音的興趣。
嬰兒月齡 | 應有的反應 | 感知分貝閾值 |
---|---|---|
出生至三個月 |
靜靜沉睡的嬰兒會因為突發的噪音而清醒。母親的聲音能 夠撫慰嬰兒的情緒。嬰兒會笑,發出咯咯、咕咕聲。 |
70-80分貝
|
三至六個月 |
幼兒會轉頭和動眼睛去尋找聲音來源、對母親的聲音有 反應、嘴巴會試著發出多種聲音、模仿“哦”及“爸爸”的發 音,以及改變他、她自己的音調。特別喜歡發出聲音的玩 具。他、她開始流露出會注意周遭環境、覺察身邊人事動 態的樣子。 | 40-60分貝 |
六至十個月 | 幼兒會轉身并試圖尋找視線范圍以外的聲音來自何方。 有人叫他/她名字時及電話鈴響時,他/她都會有所反應,即 使是噪音環境中的人聲亦然。已經了解"不可以"及其他常用 字詞的意義。他/她開始會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也會聽音 樂或唱歌。 |
30-40分貝
|
十至十五個月 | 幼兒會發現在他/她背后發出的聲音,也會對遠方的聲音 做出反應。會模仿一些簡單的聲音與字眼,也可以發出包括 聲母或韻母等多種聲音。他/她會以呢喃耳語回應人聲,也 會依指示用手指出或凝視某物或某人。幼兒在此時期會出現 一些現象,表示已能被動地吸收信息(例如,已能學習那些 與自己非主動、直接相關的事件)。 |
20-30分貝 |
十 五至十八月
|
幼兒可聽見來自其他房間里的呼喚,并作出反應。他/她的 聲音趨向正常,并開始說一些簡單的字詞。不需給予任何視 覺上的指示(以手提示或轉頭)或觸碰式的協助,他/她即 可遵循聲音指令。他/她已經學會認人,在旁人問起時,也 可 以指出正確的身體部位或某一個玩具;會對言語內容 作出肢體反應,跟隨音樂節奏舞動,并重復人家對他/她講 的字眼。
|
10-20分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