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清,將就一下行不行?
發布時間:2023-4-22 8:59:34 瀏覽次數:388 [關閉此頁 打印此頁]
聽不清有哪些表現?
?? 在馬路上或餐廳內等有噪音的地方,能聽見對方講話,卻經常聽錯,如將“肚子”聽成“兔子”,“鞋子”聽成“茄子”。
?? 聽不見一些輕聲卻高頻的聲音,如小聲的鳥叫等。
?? 有時在安靜環境下交流,也需要對方提高嗓音
盡管受聽損影響的人數龐大,但助聽器的接納度卻遠遠不足——發達國家助聽器的佩戴率約為30%,而在我國卻不足5%。
最早的輕度、中度聽損很容易被忽視,通常都是已經對生活產生影響之后被周圍人察覺。如果你經常遇見開頭的幾種情形,請盡早引起重視。
不少人要等到聽力損失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時,才會考慮選配助聽器。如果能將就,是不會考慮提早干預的。這樣的處理方式只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
研究證實,聆聽信息減少以及言語溝通障礙都可使大腦中樞對這些聲音敏感度降低,如果不盡早干預,更會增加心理疲憊感以及社會孤立感,影響情感的認知及感受,導致性格頑固、孤僻、抑郁、癡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