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原因很多種,注意預防教你懂
發布時間:2023-2-9 9:17:32 瀏覽次數:548 [關閉此頁 打印此頁]
嗡嗡嗡,嘶嘶嘶,嗶嗶嗶,如果耳朵里有這么吵的聲音,肯定是非常困擾的。
這種耳朵里能聽到聲音,但是實際上周圍并沒有噪音的癥狀,就叫做耳鳴了。想必誰都不想有這種煩惱吧,但實際中耳鳴困擾了大約15-20% 的人群。
那么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常見的耳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又可以用什么方法預防耳鳴的發生呢?
小小耳朵也分為三個部分。
我們平時看到的耳廓和耳道是屬于外耳。
耳膜作為一個分割線,里面一個氣體充斥的空間是中耳,我們的聽小骨就在中耳之中。
聽小骨的最小的那個骨頭 鐙骨,一端連著的就是耳蝸了。耳蝸以及耳神經,就組成了內耳的結構。
了解了耳朵結構,就可以逐個分析了。
耳朵這三個結構都分別可能出現問題并造成耳鳴。具體的原因和預防措施容我一一道來。
外耳道疾病
外耳道最常見的造成耳鳴的原因就是耵聹或異物堵塞了。 耵聹就是大家常說的耳屎。有時候耳屎太多了堵塞,可能造成聲音傳入的路徑受阻,聲音頻率被擠壓而造成耳鳴。
中耳疾病
中耳最容易出現的疾病就是中耳炎了。 分泌性中耳炎或者化膿性中耳炎都很有可能造成耳鳴。還有耳硬化癥的患者,也往往會有長期耳鳴的困擾。
內耳疾病
耳蝸或者耳神經損傷造成的神經性耳聾,是最常見的耳鳴原因。
由于耳蝸毛細胞受損而造成的放電紊亂,可能是耳鳴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聽力受損,耳鳴的情況也會增加。濫用藥物或者藥物中毒等,也可能造成突發性的聽力損傷及耳鳴。美尼爾氏綜合癥或者耳神經瘤這種嚴重的疾病,也是造成長期耳鳴的原因之一。
其他疾病
當然啦,除了耳疾病,全身性的疾病,如高血壓,瞬間低血壓,突發的疼痛等都有可能造成耳鳴。不僅如此,精神上的焦慮,抑郁,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也會導致耳鳴。
耳鳴的成因非常的復雜,至今醫學界也沒有單一的解釋。然而在了解了以上說的那些可能導致耳鳴的原因后,預防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外耳有堆積和堵塞的很嚴重的耵聹或異物,要及時去專業的聽力診所或醫院處理。當然這不代表要過度的清潔耳朵和亂掏耳朵哦。沒有耳鳴或不適的話,還是不要過度清潔耵聹。
中耳炎很多是感冒,流感之后,大力擤鼻涕造成的鼻涕倒流,或咽鼓管感染。那么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力,也盡量不要大力沖鼻涕,避免鼻涕倒流入中耳。而且即使得了中耳炎也不一定就會產生耳鳴。只要及時治療,癥狀都會消失。
相對于外耳和中耳,內耳疾病和聽力受損造成的耳鳴是最常見的。最主要是,要作息健康規律,注意睡眠。
另外,切記要保護聽力,避免噪音污染造成不必要的聽力損傷。不要熬夜,戴著耳機睡覺之類的,在吵鬧的環境中盡量戴上耳塞保護耳朵。同時也要避免酗酒,濫用藥物等。
耳鳴的原因
耳鳴的預防